矿井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谱
一、2017年工作总结
(一)一通三防方面
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这一关系矿井安全发展的工作,全面推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采掘工作面生产期间风量。特别是针对330采区通风系统不合理情况,在3310、3311皮顺与330辅助轨道巷交叉点构筑风桥两道,使330采区通风系统完善、可靠;针对南部回风大巷在南胶南回4#联络巷至南风井段,风速相对较高实际,通过施工南胶南回5#联络巷,引导630、530采区部分回风进入南部胶带大巷里段,改为南部回风大巷和南部胶带大巷两条巷道回风,有效解决了南部回风大巷南段风速、风阻过高问题且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
2、积极研究新技术,不断优化钻孔参数,保证瓦斯治理效果。
坚持以瓦斯治理为总抓手,结合新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完善了“一通三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加大专项综合治理力度,瓦斯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不断加强对煤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工作,主要采用37KW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大直径风筒增加掘进面风量,并加强对掘进工作面锚索眼、锚杆眼的瓦斯检查,及时掌握前进方向上瓦斯变化情况。二是加强6307、5305、5306工作面瓦斯管理,完善局部瓦斯抽放系统,6307、5306面继续利用长距离定向钻机施工瓦斯钻孔进行瓦斯抽放,修改了定向钻孔施工方案,采用普钻施工煤巷段并下套管至岩巷后再使用千米钻机开分支施工的技术方案,成功施工4组定向钻孔,钻孔平均抽采瓦斯浓度在10%-20%,为进一步提升瓦斯抽放能力。
3、全面抓好采空区双五治理及放顶煤工作面防灭火管理。
一是加强采空区管理。坚持每月组织人员对全部采空区密闭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二是每天安排人员对生产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进行取样分析,为防止自然发火提供可靠依据。三是根据生产接续,安装并完善了5306、3311、3312工作面注浆、注氮以及束管监测系统并及时构筑9308、5306、3311轨顺、皮顺防火门,同时根据工作面架后遗煤情况对工作面支架之间喷洒防灭火材料。四是重点抓好了630、330采区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持续完善以“惰化、阻化、降温”为核心的煤自燃火灾综合预控技术体系,全面落实好各项防火措施。
4、持续推进六大系统完善工作。一是按照新煤矿安全规程及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六大系统,严格按照规定不断完善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人员定位、信息通信、安全监控系统,并保证各系统可靠运行。二是按照规定对井下630、930永久避难硐室进行了扩修重建,并对所有避难硐室装备的部分过期或即将过期物资进行了更换,为职工避灾避险提供了保障。三是为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要求,按照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建立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各系统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提高矿井应急保障能力,目前正在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要求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预计2017年底完成。
5、其它方面。一是完成了2017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南部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防灭火材料安全性评估、真空泵空压机检测等工作。二是强化“一通三防”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主持“一通三防”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会议,具体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人和督察人,组织每月的通防生产标准化考核验收,重点考核各分口“一通三防”责任落实情况。每周四为“一通三防”安全检查日,组织各相关部室分井下和地面两组对矿井通防情况采取拉网式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严格进行了落实整改。
(二)地测防治水方面
1、基础测量方面。一是及时下达安全警戒通知书62份,严格把控各作业地点中腰线及安全警戒调度管理。二是自主完成了630、730采区测量控制系统,组织人员进行7″级导线联测18712m,高程联测25861m,完善了矿井测量控制系统,为矿井生产测量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了“三个煤量”的动态统计与分析,预计至12月底,完成开拓煤量1371.99万吨,可采期3.27年;准备煤量420.78万吨,可采期12.02月;回采煤量259.08万吨,可采期7.97月。“三个煤量”可采期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规定要求。
2、地质防治水方面。一是对影响生产的大中型构造发育及含导水情况和附近煤层赋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查,提前对CF71断层、F7断层、CF107断层、GF9断层、DF1断层、F3断层、运河煤矿越界巷道8309皮带顺槽、南翼集中轨道巷石盒子砂岩及3砂、5306、3311、9308、3312、5307、4307工作面顶底板砂岩含水层、三灰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二是及时对井下揭露的36条断层进行探查分析,为采掘方案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重点对5307工作面两顺槽揭露F7及F7支一断层、6304皮带顺槽揭露EF42断层、南翼集中轨道巷和胶带巷揭露F3及其伴生断层、630回风大巷及胶带大巷揭露F14断层和5306工作面揭露DF1断层进行探查分析预报。三是对地表运河、老运河及塌陷区积水水位进行巡查测量,对井下78处采空区密闭墙涌水情况进行了排查,排好部室内部雨季“三防”值日表并对人工雨量器与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及水文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维护,确保了系统运行可靠,数据实时上传。四是自主编制2016年度储量年度报告,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完成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公示,并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门对我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年检。五是及时维护升级水文自动观测系统增设水仓水位观测系统,完成了对空仓容量的实时监测,利用南部工业广场内水源井增设第四系水位观测点,完善了矿井第四系水位观测系统,对井下水文观测系统硬件设施全面排查,重新标定参数,及时更换奥灰观测孔压力表,确保了水文观测系统数据传输及时稳定。
3、建设项目压覆与建下开采方面。一是加强与建设项目单位沟通,完成14个建设项目压覆煤炭资源情况计算和部分项目补偿协议签订。及时函复任城区煤炭局4个项目调查函并提供相关资料。二是自主编制《胡厂等五村压煤村庄搬迁开采的工作方案》,根据集团公司要求组织全国建下开采权威机构与科研院所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将论证意见上报集团公司,为集团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编制完成730采区建下开采方案设计、组织编制930采区建下开采方案设计调整,为矿井依法依规组织生产提供依据。
4、开采沉陷方面。(1)针对太白西路埋地燃气管道的安全监测问题,与中国矿 ……此处隐藏3950个字……风智能决策与远程控制系统、煤自燃多组分指标气体激光光谱动态检测技术研究、高瓦斯、高地应力易燃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复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基于压气制冷的高效环境营建技术研究、基于矿山固废的载/蓄冷相变充填材料研发及隔爆密闭挡墙构筑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不断提升灾害防治理论和实际水平。二是加强火工品和井下爆破管理,杜绝火工品丢失、被盗及井下爆破事故的发生。三是根据《山东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加强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进避难硐室优化工作;同时严格按照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生产标准化要求规定不断完善系统管理制度,并保证各系统可靠运行。
(二)地测防治水方面
1、联系资质单位完善矿区测量控制系统,加设矿区控制点,恢复工业广场及南部风井的井筒十字基桩;采用无人测绘系统自主实现地形图更新、塌陷地治理评估及地表沉陷观测;开展矿井联系测量工作,完成井下830、1030采区控制测量,限制系统误差的累积,从而提高井下导线的精度和可靠性;组织人员完成井下水平主要巷道及采区重要巷道的施工导线联测,完善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2、根据施工巷道的生产组织情况及时准确下达各类安全警戒通知书,严格巷道施工安全警戒调度管理,确保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加强与施工单位的业务联系,做好掘进巷道中腰线管理工作,随时掌握掘进动态和中腰线控制情况,实现从测量给线、采掘施工至竣工验收的闭合管理。
3、对矿区开采沉陷治理进行研究,设置地表移动站,采取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制定合理的建下开采方案与地表移动观测设计,组织人员针对条带综放、矸石充填的典型建下开采工作面进行长期、不间断的观测、监测及技术总结,总结出适合矿井生产的开采方案,合理组织生产,维持矿区外部环境稳定。
4、继续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一是做好4303、4306、5307、6308、9302和7306工作面探放水工作;二是重点做好6304和5307工作面对沿空采空区积水探放确保工作面生产不受老空水威胁;三是做好济宁断层、F3-1、DF115和DF116等落差30m以上断层含导水性及断层发育情况探查工作,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5、并着手开展930采区充填工作面顶板上“三带”发育及底板破坏深度研究,为矿井不同开采条件下上“三带”发育规律及底板破坏深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6、搞好雨季“三防”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及大到暴雨巡查制度,降大雨期间及雨后及时对运河河堤及水位、塌陷区积水和建筑物进行巡视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做到值班正副双岗,人工量雨与水雨情测报系统双系统。确保人员值班不空岗,确保监测系统运行可靠,确保数据实时上传,确保矿井安全度汛。
7、根据最新揭露的地质条件,及时分析并修改3煤底板等高线图,为技术部门提供可靠的底图。及时编制4307、3313、6304、4303、5307、9302和6308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4306和7306工作面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8、继续进行矿区现有塌陷地积水及新增地形地物的情况调查;对开采影响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变形变化情况进行巡视,根据各工作面的回采位置,对受影响区域进行巡视及测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报,确保开采沉陷安全。
9、对三年规划所涉及的430采区剩余工作面与南张中学、330采区剩余工作面与南张互通立交、730采区与安居街道三个区域的煤炭开采与地面保护进行充分分析,为搞好地企关系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实现煤炭开采的效益最大化。
10、进一步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认真贯彻集团公司文件精神,按照“边开采,边复垦”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协商解决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相关环节,扎实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完成130、230采区塌陷地治理项目及集团公司下达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三)冲击地压防治方面
1、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保证安全高效生产。经过排查,330采区采掘活动接近矿井边界,同时受断层、孤立煤柱、采空区、推采速度等多因素影响,430、930采区埋深大、构造复杂,530、630采区厚煤层开采、工作面不规则布置,各采区均存在较高的冲击风险,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加强现场风险管控,严格落实防冲监测、解危措施,保证安全高效生产。
2、提高矿井防冲监测强度,实现精准防治。
(1)引进并自主开展主动CT探测技术。330采区辅助大巷煤柱西邻嘉祥断层区,中部受多条联络巷切割形成6块孤立煤体,东侧为多个采空区,且受工作面多次扰动影响,相邻矿井类似条件下也多次出现过问题。计划引进CT探测技术,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采场,准确预警反演区域内的冲击危险分布范围和级别,进一步掌握区域应力分别状态,为卸压解危工程提供准确参考。同时将该技术推广至930采区辅助大巷煤柱及430采区应用。
(2)实现矿井、采区多区域联合监测。利用唐口新河两矿区毗邻的天然优势,开展微震联合监测项目,优化微震台网布置,提高监测精度。同时开展矿区联合监测,在南风井安装1个16通道地面中心站,解决南部采区微震线路长、维护量大的难题,完成各采区、南北矿区之间的联合监测,提高监测精度。
(3)进一步推广应用冲击地压预警平台。在优化矿井监测系统布置、引进先进探测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预警平台功能,一是进一步细化冲击预警指标,更好地反映现场应力状态。二是将CT探测数据纳入预警平台数据库,增加平台参量,提高预警精度。加强与北科大合作,将预警平台打造成省内、乃至国内最先进、实用的预警平台,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市场化推广。
3、深度开展技术合作,提高防冲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一是引进自动化、大功率钻车,逐步淘汰部分气动钻车,升级为800型大功率、自动化气动钻车,增加设备的适用性能,避免设备多次转运造成的资源浪费,达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二是加大与设备厂家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现场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贴合实际的优势,改进并研发卸压解危钻车,配合电子产品及软件的开发,卸压解危设备向安全性、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通过合作厂家销售网络和自主创新平台加快新产品推广,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
4、不断优化卸压解危工艺,进一步量化防冲技术指标
一是进一步推广以顶板卸压为主的应力转移减压模式,大力实施坚硬顶板爆破卸压和水力压裂工程,将应力峰值向煤壁深部转移,从根源上减少煤体应力集中,从而优化煤层卸压工程量,实现降本提效。二是开展卸压解危技术可靠性研究,通过建立采场力学模型、卸压前后监测数据对比等方法,提高采场安全系数,把现有防冲技术向定量化设计方向推进。
5、借力灾害防治中心建设,搭建防冲技术平台
借助公司灾害防治中心建设及集团公司冲击地压研究所项目政策支持,搭建防冲技术平台,建立专门研究实验室,配置专门负责人员,以此为平台,开展“数值模拟”、“煤岩物理力学测定”、“冲击危险指标校验”、“防冲监测仪器检测”等工作,提高冲击地压科学防治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